第17章(1 / 2)

表达情诗的两种主要技法——委婉含蓄和直截铺陈,前者宜短,后者可长。徐志摩的情诗两者兼具,短诗创作“最是”他迷人的特色之一,这得力于他诗句的节奏和韵脚,产生绝佳的音乐美。1925年第一本诗集《志摩的诗》出版时,朱湘就对此予以肯定,他在1926年发表《评徐君〈志摩的诗〉》一文说:“徐君是一个词人……徐君的想象正是古代词人的那种细腻的想象,徐君诗中的音节也正是词中的那种和婉的音节。情诗正是徐君的本色行当。”

自然也有不同的观点,如穆木天在1934年发表的《徐志摩论——他的思想与艺术》,引述别人的话说:“志摩感情之浮,使他不能成为诗人;思想之杂,使他不能成为文人。”这里“浮”与“杂”应属道德的评判,但时至今日,似乎没有谁怀疑徐志摩“诗人”与“文人”的身份了。

徐志摩自1921年开始写诗,到1931年飞机失事身亡,十年的文学生涯里留下了许多杰出诗篇。台港两地编印的《徐志摩全集》辑录较全,诗歌总计一百五十首左右,一半为抒情诗,其中情诗约六十余篇。因而称徐志摩为“爱情诗人”当不为过誉,他的情诗有着宋词的意蕴,益增其温柔儒雅的风采。当然,情诗只是徐志摩的侧影,他的抒情诗、社会写实诗、散文,以及文学评介与翻译等,都值得我们了解和欣赏。

(莫渝)

徐志摩年表

1897年 1月15日,生于海宁硖石。谱名章垿,后改字志摩。

1900年 入家塾读书。

1907年 入硖石开智学堂,1909年毕业。

1910年 春,入杭州府中(后改为杭州一中)。成绩优异,任级长。与郁达夫同学。

1913年 在校刊发表第一篇文章《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》。

1915年 夏,中学毕业,考入上海沪江大学。

秋,与张幼仪结婚。

1916年 秋,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。

1917年 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。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。

1918年 长子阿欢(徐积锴)出生。

6月,经张幼仪二哥张君劢介绍,拜梁启超为师。

添加书签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